EN 生科百年 内网 新内网

检测到您当前使用浏览器版本过于老旧,会导致无法正常浏览网站;请您使用电脑里的其他浏览器如:360、QQ、搜狗浏览器的极速模式浏览,或者使用谷歌、火狐等浏览器。

下载Firefox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联合中心与生物学国家高层次人才培养中心联合举办首届学术交流活动

日期: 2025-08-18

2025年815日至16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联合中心(CLS)与生物学国家高层次人才培养中心联合举办了首届“高层次人才培养中心学术交流活动”。活动在北京大学教师之家顺利举行,吸引了来自北大、清华及产业界的多位专家学者、青年学生参与,共同探讨生命科学领域的前沿进展与创新方向。

朱健教授致辞

活动伊始,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朱健教授致辞。他指出,科学研究的核心在于不断探索与深入交流,青年学者的成长离不开良好的学术氛围与高水平平台的支撑。本次活动的举办,正是为青年科研工作者提供展示成果、碰撞思想的重要契机。朱健教授鼓励中心学生以科学为志,以创新为魂,积极投身于前沿研究与跨学科合作,为我国生命科学的发展贡献力量。

在学术报告环节,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雷晓光教授、未来技术学院陈晓伟教授、清华大学药学院李寅青教授以及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李莹研究员分别作了精彩的学术演讲,围绕化学生物学、转录调控、药物靶点研究及神经发育等方向展开深入探讨,为学生提供了多层次的学术启发与科研思路。产业界校友邱海维与刘杨世嘉也带来了创新创业与科研转化的经验分享,鼓励学生将科研成果与社会需求相结合,探索学术与产业的融合路径。

学生与邀请嘉宾交流

学术交流期间,来自中心的17位学生分别进行了口头汇报与海报展示,涵盖分子生物学、发育生物学、神经生物学及跨学科研究等多个领域。经过激烈角逐,最终评选出多项荣誉与资助:

口头汇报一等奖:李锦华、赵懂

口头汇报二等奖:包丽君、徐慧琳

海报展示一等奖:王宁

海报展示二等奖:李雪桐、张丁峥嵘

优异奖:王尧、汤蠡、王珊珊、耿岚、刘致远、王艳、夏辰睿、周正暘、陆道炜、杨霄翔

此外,为鼓励青年学者开展自主创新研究,北京大学生物学国家高层次人才培养中心设立科学探索基金,并制定了严格的评审办法。评审委员会由朱健教授、郑晓峰教授、秦跟基教授、张研教授、张蔚教授、李程教授组成,依据科学创新性、研究可行性、答辩表现及学术潜力等多维标准,对参会学生进行了综合评议。经过集体讨论与无记名投票,评选出首届科研探索基金资助名单:

十万元科研资助获得者(按姓氏笔画排序):包丽君、徐慧琳、李锦华、李雪桐、王宁、夏辰睿、赵懂、张丁峥嵘

八万元科研资助获得者(按姓氏笔画排序):耿岚、刘致远、陆道炜、汤蠡、王珊珊、王尧、王艳、杨霄翔、周正暘

学生口头报告

两天的会议日程紧凑、内容充实。学术报告、海报展示与产业分享相互交织,激发了青年学者的科研热情与创新活力,也进一步促进了师生间、学科间的深度交流。

本次学术交流活动的成功举办,标志着北京大学生物学国家高层次人才培养中心在高水平科研人才培养、科研创新和学术生态建设方面迈出了坚实一步。未来,中心将继续搭建开放、交叉、共享的学术平台,持续助力青年科研工作者成长,为我国生命科学事业的创新发展贡献新的力量。

活动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