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生科百年 内网 新内网

检测到您当前使用浏览器版本过于老旧,会导致无法正常浏览网站;请您使用电脑里的其他浏览器如:360、QQ、搜狗浏览器的极速模式浏览,或者使用谷歌、火狐等浏览器。

下载Firefox

北京大学生物学国家高层次人才培养中心成功举办 “Mitochondria and Immunity”学术论坛

日期: 2025-10-31

2025年10月20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共同主办的“Mitochondria & Immunity”学术论坛在北京大学吕志和楼三楼大厅圆满举行。本次论坛由朱健教授和陈晓伟教授联合发起,聚焦线粒体与免疫系统的前沿交叉研究,旨在促进学术交流与创新合作。

论坛于上午10时正式开幕。首场报告由上海科技大学Tiffany Horng教授主讲,题为“Mitochondrial Metabolism Dynamically Regulates Immune Cell Functions”,系统阐释了线粒体代谢对免疫细胞功能的动态调控机制。报告由范高峰教授主持,现场师生积极参与讨论。

Tiffany Horng教授报告

随后,哈佛大学Nora Kory教授以“Mitochondrial Transporters and the Control of Cellular Metabolism”为题发表演讲,在李旻典教授的主持下,深入探讨了线粒体转运蛋白在细胞代谢调控中的关键作用,为代谢性疾病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Nora Kory教授报告

午间时段,论坛特别设置了学员短报告环节。程和平实验室Kun Peng博士报告了“A Redox-Coupled ROMO1-LONP1-SIRT3 Axis Controls Hepatic Lipid Catabolism”,揭示了氧化还原偶联轴在肝脏脂质分解中的调控机制;王晓东实验室Zhangcheng Ding博士分享了“The Bridge between Necroptosis and Cell-Autonomous Inflammation: mtDNA”,阐明了线粒体DNA在程序性坏死与炎症反应中的桥梁功能。

学员短报告

下午议程压轴环节,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Lena Pernas教授以“Mitochondria Give Rise to Proto-Organelles during Infection”为题,在李显赫教授主持下,精彩论述了线粒体在感染过程中形成原细胞器的前沿发现,为宿主-病原体相互作用研究开辟了新视角。

Lena Pernas教授报告

本次论坛汇聚了海内外多所知名高校与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通过专题报告和学术研讨,深入交流了线粒体在免疫调控、细胞代谢及感染应答等领域的最新进展。与会者普遍认为,论坛不仅展示了线粒体生物学研究的突破性成果,更为推动学科交叉与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高水平平台。

作为北京大学生物学高层次人才培养中心的品牌学术活动,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彰显了北京大学在生命科学前沿领域的引领作用,为我国生命科学创新发展注入了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