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辉历程

经典瞬间的永恒记忆

解码生命,引领未来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作为中国生命科学研究的领军机构,历史悠久,成就卓越。学院在科研、教育和国际合作方面均有显著贡献,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杰出人才,推动了生命科学领域的持续进步与发展。

1898

京师大学堂创立,是中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也是中国最高教育行政机关。

1924

钟观光创设北京大学植物标本馆-中国第一个用现代科学分类标记的植物标本馆。

1925

北京大学生物学系创建,是中国高等学校最早建立的生物学系之一,谭熙鸿任首任系主任。

1937

抗日战争爆发前夕,北大、清华、燕京三校的生物学系形成了我国北方近代生物学教育中心,培养了中国第一代生物学家。

1946

北京大学复校后,北京大学生物学系分为植物学系和动物学系,著名植物学家张景钺、动物学家李汝祺曾分别担任两系主任。

195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燕京大学的生物学系三泉汇流,合并组建新的北京大学生物学系。

1956

生物学系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建立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学专业。

1978

北京大学生物系恢复正常教学,细胞生物学系创立。

1987

蛋白质与植物基因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原名蛋白质及植物基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立。

1988

膜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原名生物膜与膜生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立。

1993

在原生物学系基础上成立了“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下设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及遗传学、生理学及生物物理学、植物分子及发育生物学、环境生物学及生态学、生物技术学6个系。

2004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取消系建制,实行科研小组负责人(PI)制度。

2006

细胞增殖与分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成立。

2007

探索新体制人才引进,率先在全国试行教研系列预聘制度。

2010

入选教育部首批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设立生命科学强化挑战班;成立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BIOPIC),谢晓亮任首任主任。

2014

推进新-老体制并轨,执行预聘转长聘国际评估制度。

2019

增设生物信息学和生态学两门专业;设立负责各专业方向本科人才培养的教研室。

2025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百年华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