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当前使用浏览器版本过于老旧,会导致无法正常浏览网站;请您使用电脑里的其他浏览器如:360、QQ、搜狗浏览器的极速模式浏览,或者使用谷歌、火狐等浏览器。
膜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成立于1988年,原名“生物膜与膜生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前身由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联合组建,于1990年通过国家验收并正式向国内外开放,2015年实验室更名为“膜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是国内外唯一定位于膜生物学研究的前沿机构,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地位。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膜蛋白结构与功能、膜性细胞器动态与功能、跨膜信号转导、物质跨膜转运、生物膜研究新技术与新方法。实验室以“开放、流动、联合、竞争”八字方针为指导,坚持以基础研究为主,将本实验室的多学科特色与当代生命科学前沿相结合,发挥高校与科学院联合的优势,创建了国际先进水准的膜生物学研究基地,并于2011和2016年连续2次在国家评估中被评为“优秀”。在2024年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答辩后,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将继续通力合作,联合组建膜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大学膜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先后在刘锦荣教授、吴宏才教授、王世强教授、高宁教授四位主任的带领下,经过37年的不懈努力和持续发展,实验室锻炼出一支专业能力过硬、年龄结构合理、学术交流紧密的科研团队,取得了一系列包含“0到1”原创成果在内的高水准科研成果,自研了一批国内领先、在国际上有特色的仪器设备。实验室现有固定成员25人,其中研究人员23人,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2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5人,科技创新领军人才4人。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中国科学十大进展1项,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3项,科学探索奖2人次,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人次,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3人次。
近年来,膜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深耕生命科学领域前沿研究,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聚焦生物膜在病理情况下的异常变化等生命活动过程,探索疾病发生的分子机理,研究疾病治疗的新靶点、助力开发新型诊疗手段。在未来,实验室将进一步构筑高水平生命科学基础研究-医学转化全链条研究平台,汇聚优秀人才,形成持续原始创新能力,培养创新人才,为我国全民健康和经济发展持续做出贡献。
实验室网站链接:http://www.sklmb.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