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网

检测到您当前使用浏览器版本过于老旧,会导致无法正常浏览网站;请您使用电脑里的其他浏览器如:360、QQ、搜狗浏览器的极速模式浏览,或者使用谷歌、火狐等浏览器。

下载Firefox

Cell Research等 | 伊成器研究组发表系列科研成果

日期: 2018-11-28


近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伊成器研究组与合作者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和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分别发表题为“Bisulfite-Free, Nanoscale Analysis of 5-Hydroxymethylcytosine at Single Base Resolution” 和 “Unnatural cytosine bases recognized as thymines by DNA polymerases via the formation of the Watson‐Crick geometry”的研究论文,首次实现了免亚硫酸氢盐(bisulfite free)的5-羟甲基胞嘧啶(5hmC)全基因组单碱基分辨率测定,并且解析了之前开发的系列核酸修饰测序技术的分子机理。



5hmC是DNA主动去甲基化的中间产物,研究表明5hmC可作为DNA上一种稳定的表观遗传修饰,发挥独立的生物学功能。现有的5hmC全基因组单碱基分辨率测序技术都依赖于亚硫酸氢盐处理,不可避免地带来DNA降解严重的问题,并且测序成本昂贵。


伊成器课题组与芝加哥大学何川课题组合作,基于5hmC的特异性氧化与化学标记,且标记产物在随后的PCR扩增过程发生C到T转变的现象,开发了免亚硫酸氢盐的5hmC全基因组单碱基分辨率测序技术(hmC-CATCH)。通过hmC-CATCH,只需纳克级起始量的DNA样品,即可获得人胚胎干细胞基因组的单碱基分辨率5hmC图谱,并且相对先前的方法,测序成本大大降低。研究表明血液中细胞外游离DNA(cfDNA)上的5hmC可作为癌症的生物标记物。将hmC-CATCH应用于人类cfDNA的5hmC测序,首次获得了人类cfDNA的单碱基分辨率图谱,并且通过hmC-CATCH测序结果可以将癌症病人与正常人区分开。


JACS论文图文摘要


除了hmC-CATCH技术外,伊成器课题组与合作者还开发了系列免亚硫酸氢盐的核酸修饰测序技术(Xia et al., Nature Methods 2015; Zhu et al., Cell Stem Cell 2017),这些测序技术都是基于化合物特异性标记5-醛基胞嘧啶(5fC),生成非天然胞嘧啶碱基(M-fC或I-fC),并且这两个碱基在随后的PCR扩增过程实现C到T转变。M-fC与I-fC在DNA复制过程被DNA聚合酶识别成胸腺嘧啶难以用现有的碱基识别机理解释。伊成器研究组与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高毅勤课题组合作,解析了非天然胞嘧啶碱基与dA/dG在DNA双链上配对的晶体结构和与dATP在DNA聚合酶活性位点配对的晶体结构,结果表明非天然胞嘧啶碱基可以和dA/dATP以Watson-Crick空间构象配对,但是与dG以wobble构象配对。生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非天然胞嘧啶碱基与dATP的配对可能通过DNA聚合酶的“腺嘌呤偏好性(The A-rule)”实现。这项研究揭示了系列免亚硫酸氢盐核酸修饰测序新技术的分子机理,也拓展了DNA聚合酶对于非天然碱基识别机理的认识。


Angew论文图文摘要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PTN项目博士生曾虎和生命科学联合中心博士生贺博为JACS论文的第一作者,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伊成器研究员与芝加哥大学化学系何川教授和戴庆博士是该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973计划、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和启东基金的资助。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PTN项目博士生曾虎与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博士后Manas Mondal,本科生宋汝怿(现在杜克大学攻读博士)为Angew论文的第一作者,生命科学学院伊成器研究员与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高毅勤教授是该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973计划和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的资助。


原文链接: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jacs.8b08297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002/anie.201807845



2018年11月28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伊成器研究组在Cell Research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Cap-specific, terminal N6-methylation by a mammalian m6Am methyltransferase”的研究论文(DOI: 10.1038/s41422-018-0117-4)。该文章鉴定了N6,2′ - O -二甲基腺嘌呤(m6Am)的修饰酶——PCIF1,为进一步研究该动态、可逆修饰的生物学功能提供了新的思路。

RNA上存在一百多种化学修饰,其中N6-甲基腺嘌呤(m6A)作为真核生物mRNA上含量最普遍的化学修饰,参与调控了很多重要的生物学过程。不同于m6A,m6Am主要位于真核生物mRNA 5’端帽子之后的第一个碱基。早在1975年,科学家就鉴定到了m6Am 的存在;最近研究发现m6Am也是一个动态、可逆的修饰,但其修饰酶一直未被鉴定,极大地限制了对m6Am功能机制的研究。为了鉴定该修饰酶,伊成器课题组从全细胞裂解液中通过生化手段分离并鉴定了m6Am的修饰酶,并通过体内和体外实验,证实了PCIF1的甲基转移酶活性:通过LC-MS/MS定量质谱发现PCIF1敲低细胞系中mRNA的 m6Am修饰水平显著下降,通过体外生化实验表明PCIF1对带有m7G帽子结构的RNA具有最高的修饰活性。除此之外,研究还发现PCIF1在不同物种中保守性很高;例如文章还证实了小鼠PCIF1蛋白同样具有很高的甲基化活性,从而提示该甲基化酶在高等生物中都具有重要作用。


体内和体外实验验证PCIF1对m6Am的修饰活性


值得一提的是,11月24日,来自东京大学的Tsutomu Suzuki和Osamu Nureki教授在Science杂志在线发表了“Cap-specific terminal N 6-methylation of RNA by an RNA polymerase II-associated methyltransferase” 的研究论文(Science,DOI: 10.1126/science.aav0080),也报道了这一甲基转移酶的发现与鉴定。上述两项工作完全独立完成,发表时间也仅相差四天,但是实验结论非常一致,为“RNA表观遗传学”领域提供了一个崭新的研究方向。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生孙含笑和博士生张美玲是这篇论文的并列第一作者,生命科学学院伊成器研究员是该论文的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973计划、北京市科委和北大清华生科科学联合中心的资助。


原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22-018-0117-4?WT.feed_name=subjects_transcription